文化脉络延续千年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全面发展迈上新台阶·文化建设(上)

砥砺奋进的五年·柳州足迹|时间:2017-08-28 10:32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打造柳州特色乡土文化品牌。记者 覃杰 摄


从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引客入柳,消费增长实现“文化利民”,到市区形成东西南北中5个文化产业重点片区,文化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的“文化引擎”;从《红瑶梦》《八桂大歌》《侗寨人家》等精品剧目屡获大奖的“文化繁荣”,到近年来柳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速的“文化兴市”……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经济与文化形神兼备的文化柳州。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汇,传承与发展相融;在这里,文化脉络延续千年魅力,历史文化名城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文化改革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柳州积极探索文化科学发展方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开创出了具有时代特征、柳州特色、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新局面。


古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对于壮侗苗瑶汉多民族聚居之城的柳州来说,正是拓展文化产业脉络、打造特色乡土文化品牌的肥沃土壤。


市民故事:在今年“民俗三月三 非遗嘉年华”非遗展活动上,祖祖辈辈制作苗族建筑且技艺精湛的匠人何绍堂现场收了徒弟。何绍堂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受父辈的影响,他一直致力于寻找现代科学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方式,保护、传承、制作全榫卯结构的苗族吊脚楼。“我现在带有一百多个徒弟,能够独立制作苗族吊脚楼模型的有20多个。”何绍堂说,市政府一直在保护文化遗产,也鼓励我们拓展传统的文化产业,给了我们不少好政策。借着这股“东风”,我要大展拳脚干一场。


事实上,何绍堂和他打造出的特色乡土文化品牌正是柳州这座多民族聚居风情之城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实践心得:“文化产业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融合创新、放大格局,以开放谋共赢,以交融促发展。另外,文化企业还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说,多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可为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十二五”时期,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围绕建设“广西文化强市”远大目标,深入实施文化事业繁荣系列工程、文化产业发展系列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了发展的主旋律,正确舆论导向引领着社会新风尚,文化自觉自信逐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新闻出版事业稳步推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0.64亿元,同比增长13.34%;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3.68亿元,同比增长14.34%。


发展文化产业,柳州的做法是不局限在文化自身。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一步步实现文化经济一体的“大文化”。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县“风情两翼”深挖侗族和苗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其他县区也不甘落后,积极梳理涉及文化产业的相关资源并加以盘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文化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我市努力挖掘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金融等渗透融合,使这些资源要素互相借力、互相带动,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便是其中优秀代表之一。尤其是2016年,柳州水上狂欢节期间共接待游客人数208.42万人次,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十佳节庆活动”称号,成为柳州文化、节庆产业升级转型的有效发展途径之一。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自治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更好地适应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柳州文化繁荣、文化兴市定下了基调:实施文化艺术精品战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等十项主要任务要在柳州落地生根,催枝盛放。下一步,我市要以建设广西文化强市和西部地区重要文化中心为总目标,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柳州民族文化深厚底蕴优势为重点,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历史文脉清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体制机制先进、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全区领先、整体水平和发展实力位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文化强市。(记者 江宏坤 练冰)



见习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