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之厉害了我的柳州:昂首阔步迈向“柳州创造”

砥砺奋进的五年·柳州足迹|时间:2017-10-17 08:30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令柳州人自豪的是,凭借制索实力,2013年承担FAST工程“索网制造与安装”项目的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比国际标准要求性能高两倍的疲劳应力幅达500MPa的超高应力幅拉索体系;首创了恒温室“毫米级”索长调节装置及方法;发明了一种高空编织大型空间索网的施工工法等,保证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安全、便捷、快速有效地安装。


柳州制造的索具应用于射电望远镜


借助“移动互联网+云端智能健康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的组合模式,柳州创客团队首创出国内轻量级“去仪器化”检测手段,为民众扬起应用手机随时随地开展健康检测的黑科技风帆……
    

在这片撒满科技创新热土、充满创新激情、处处皆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故事的科技柳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视创新发展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多年来科技柳州持之以恒的信念。
   

 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腾飞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柳州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运用科技杠杆,引导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在家门口用上自己生产的各类科技产品,享受科技成果‘慧’民之便,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市民张志嵘的一番话,道出不少柳州人的心声,也让科技柳州频频获得赞誉。
    

从柳州制造的新能源电动汽车E100轻松上路,到使用柳州英腾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系统考试宝典”顺利通过医疗行业相关考试,再到使用鱼峰特种水泥铺路盖楼……依托科技创新,柳州打破依赖工业传统路径发展的思想,昂首阔步踏上了创新驱动的新路径。
    

在“十二五”期,我市十大科技提升工程成效显著,土方机械、新能源汽车、预应力机具等产业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各产业成功崛起并实现较高增长,汽车产业产销量进入全国前三名。钢铁、建材、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和革新产品,产业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一步加深,大型企业自动化应用率达8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达60%。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产值突破4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0%。随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批国内外研发机构相继入驻柳州。2016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约占广西的1/4;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1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11%。


科技创新打破发展藩篱
    

柳州是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在十八大带来的现代理念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冲击下,科技柳州主动作为,转变思路,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助推器,协调好科技和经济“两张皮”、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等难题,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机制。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高级专家丘柳滨,是普通工人出身,在企业却有以个人命名的“丘柳滨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不仅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关于加工曲轴箱结合面崩角的改善”项目,还将产品报废率降至零。
    

在柳州,还有许多如丘柳滨一样在岗位勤思善为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城市不断释放科技红利的宽松科研氛围下,如一个个创新火种,不断燎原“万众创新”的热情。
    

2011年和2016年,我市先后启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截止今年9月,已建成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5个自治区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分布在汽车、钢铁产业,数量和质量均排全区前列。这些基地和工作室已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672人,完成技改攻关150余项,申请专利46项。
    

创新人才质量提高,促进科技成果丰硕。2012年,鱼峰水泥集团“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柳州欧维姆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力。
    

目前,市政府还出台《柳州市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等9个双创扶持政策,明确对小微企业开展创业创新的大力扶持。
    

截止到今年9月,全市共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0家。我市综合创新能力稳居全区前列,除了柳州市荣膺全国科技考核先进市称号外,全市10个县区全部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柳州国家高新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开展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并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城中区等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试点(区)。我市成为广西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城市。并于2016年入选全区唯一一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记者 荀诗媛)




见习编辑:陈静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