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 群众笑开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看柳城变化系列报道之生活环境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时间:2019-09-20 15:08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乘着发展的春风,柳城县像是按了快进键:县城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乡村公路直通家门口,生活垃圾归类处理,文化广场上欢歌载舞……柳城县城乡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群众心头唱出一曲美好生活之歌。


住得更安心


黎亮深是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的贫困户,他的房子在改造前属于D级危房,危险系数较高。一家6口挤在破旧的泥巴瓦房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全家人拿着盆碗接水,担心房屋倒塌,整夜睡不着觉,真是一言难尽。2018年经过危房改造后,黎亮深一家已经搬进面积82平方米的新房子,明亮的客厅、整齐的家具和舒适的房间,一家人其乐融融。黎亮深说,今年7月,危房改造补助款3万多元已经全部发放到他手上了,可以进行装修了,心里更踏实。


在柳城,像黎亮深一样经过危房改造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群众并不少。柳城县认真做好危房改造工作,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确定危房改造的对象、申请流程、补贴金额等内容,把危房改造普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据了解,2018年该县实施危房改造全部竣工验收909户,并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883万元拨付给农户。2019年全县实施危房改造四类对象880户,计划投资2464万元,目前开工880户,开工率100%,竣工610户。


走得更顺心


太平镇近潭村村民韦振革今年50多岁了,见证了县城到太平镇公路的点滴变化。他感慨地说,之前的道路坑坑洼洼,车子上下颠簸,还会剐蹭到底盘,不得不减速慢慢开,路边行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们村民去县城赶集,要么等私家车拉客,要么走路,需要办急事的时候,令人非常焦心。现在不一样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平坦顺畅,电车、轿车都能驰骋在大路上,到县城的公交车二十分钟一趟,来回几块钱,村里的老人小孩也能实现说走就走的任性出行,既便捷又实惠。


交通之于一座城一个镇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交通是统筹城乡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该县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截至2018年底,柳城县累计投资28.4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33.66公里,改造危桥6座,全县12个乡镇全部实现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硬化完成91%,建制村硬化率100%。目前,柳城县共有客车91辆、公交车67辆,开通班线26条,开通城区公交线路5条、城乡公交线路8条,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客运网,实现了县城至周边乡镇的公共交通覆盖,全县12个乡镇121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


活得更舒心


2017年,太平镇面积9600平方米、有400多个固定摊位的新农贸市场和马山镇面积5500平方米、有143个固定摊位的新农贸市场正式建成并启用;沙埔百镇示范工程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新建的文化广场、休闲公园是群众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各乡镇的篮球场更是群众茶余饭后聚集的大本营,目前全县有篮球场馆505个、乒乓球场馆31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14个……市场、广场、球场这“三场”正好体现了柳城县群众生活娱乐环境的变化。


县城城东新区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东区大厦建成投入使用,柳城县中医医院新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东公园、文化广场等项目正统筹推进,东区运动场初现雏形;东泉、凤山等乡镇建设城市优质养生区,古砦建设仫佬族特色风情小镇,马山、太平建设山水旅游小镇……从县城到各乡镇,从小球场到大市场,柳城的生活环境一直在变,变得更有活力和魅力,变得更现代更休闲。


来源:柳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静

值班主任:黄志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