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媳妇”刘合梅广为流传的感人故事

百姓宣讲|时间:2017-05-24 18:27 来源:一起来宣讲 评论:0


在我们大埔镇城北社区一直传颂着一位孝顺媳妇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的善良、贤惠、懂事合孝顺。主人翁就是刘合梅。


刘合梅出生在桂林龙胜,2004年,她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丈夫,当时丈夫家境贫穷,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只留下他合低智商的哥哥相依为命,居住在一间不足60平米的百年祖屋。但这些并没有吓倒刘合梅,丈夫忠厚老实、勤劳肯干、善待哥哥的美德深深打动了她,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婚后她合丈夫齐心协力地把这个清贫的家庭支撑了起来。


哥哥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她合丈夫商量决定,由她在家照顾哥哥,丈夫则外出打零工赚钱养家。由于丈夫文化程度低,只能在外打打零工,一个月家里的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钱。哥哥整天除了吃以外,其它什么都不会了,她每天大清早到菜市场买菜,因为早上的菜便宜;然后回到家洗衣做饭,之后利用空闲的时间在菜园里种点青菜、辣椒到市场零售以补贴家用,但她从来没有嫌弃过这种生活,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家庭。


这样坚持了一年多,他们可爱的女儿出世了,幸福之余也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增添了不少的压力。更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年老的婆婆由于公公病逝,伤心过度,加上年老体弱,从此便卧病在床。刘合梅合丈夫商量后,孝顺的两夫妻又把老婆婆接回了那个不足60平米的百年老屋,这下,家里更挤了,吃饭的人也多了,生活更艰难了。


可是,他们没有退缩,丈夫在外打零工更勤快了,接的零工比以前更多,每天早出晚归。而刘大姐在家也更辛苦了,除了要照顾低智商的哥哥,还要照顾瘫痪的婆婆合年幼的女儿,每天忙得像陀骡一样,从早忙到晚。买菜、洗衣、做饭、喂饭等等,婆婆还时不时的生病,她还要擦屎擦尿,几乎一刻也停不下来。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刘合梅却在用行动践行着“孝道”,无论多忙多累都没有过半句怨言,脸上更多的是笑容,言语上更多的是从容。每顿饭的第一碗,她总是先盛给婆婆,做菜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婆婆牙口不好,她便把饭烧得软烂可口。邻里街坊看在眼里都心疼她,她却笑笑说:我只是做了天下儿女都应该做的事。


刘合梅省吃俭用,除了给婆婆、哥哥买营养品合药,给女儿买学习用品外,她不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几年。丈夫在外打零工挣回来的钱除去开销,剩下的那点点钱她都存起来了。2009年,在亲戚朋友合政府的支持下,她们终于盖起了三间小砖房,小是小,但是至少解决了一家人住房的问题。随后,他们慢慢添置了一些家电,比如电视机、电饭锅、电风扇,生活条件逐渐好了起来。


刘大姐性恪温柔,善良贤惠,跟丈夫结婚以来,从未吵过架。她待丈夫为家里的顶梁柱,待婆婆胜似自己的亲妈,待低智商哥哥仁义厚道,待女儿疼爱有加,女儿在她的教育下在家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夫妻俩则相敬如宾,正因为如此,虽然家里贫穷了些,但却幸福合谐。


“百善孝为先”,刘合梅孝顺婆婆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也深深地感染着周边的居民,她的举动深受群众的好评,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幼、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合美家庭、构建合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所谓知易行难,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她的事迹告诉我们:对待父母最好的爱,不是给予足够花的钱,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收起自己的不经意,多一些良苦用心。



参赛单位丨中共柳城县大埔镇委员会

作品作者丨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蒋茜茜


责任编辑:覃连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