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年味”是什么味?从60后到00后都有各自的理解

走基层 强四力融合报道|时间:2019-02-01 11:28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春节近在眼前,大街小巷里早已被红彤彤的灯笼、喜庆欢快的拜年歌弥漫,年味浓浓。你心中的年味,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是看到大街小巷的红灯笼,是超市里悬挂在显眼处的“福”字对联,抑或是家中父母开始忙碌的大扫除、做年货?每个家庭、每个年龄段的市民,对于“年味”都有各自的理解。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目光,看看这些市民眼中的“年味”有没有与你心中的“年味”相似吧。


“60后”马秀华:年味,从大扫除开始


微信图片_20190201111558.jpg

白云路一户居民正在擦窗户。(通讯员 何小明 摄)


距过年还有1个月的时间,家住箭盘路的马秀华就在日历上圈出3个双休日:第1个双休日去公婆家大扫除,第2个双休日回娘家搞卫生,第3个双休日给自己家搞卫生。对于她和以她为主的这3个家庭来说,过年,总是从大扫除开始。


今年51岁的马秀华一直记着母亲年年春节念叨的一句话:“除夕,除夕,除旧迎新!”据她妈妈说,以前在湖北老家,过年的大扫除还要看老黄历的,“每年过年的清扫,是要选一个吉日才可以进行的。寄以彻底扫除旧年的一切不顺心,期待来年诸事顺利。”


春节的大扫除,被赋予了如此重要的内涵,因此,清扫的过程,用马秀华的话来说,“那是相当的繁重!因为需要相当的彻底,门窗要擦得锃亮,犄角旮旯都要搞干净,不能留一点儿遗漏,否则心里过不去。”


最难搞的是娘家。马秀华的爸妈至今住在柳太路一家老企业宿舍,家里还是最初的木框窗,好难擦;而且,年久陈腐,擦窗户也比较危险。马爸爸固执守旧,坚决反对花钱请家政工来做卫生。作为家里的长女,而且是唯一的女孩,每年春节,娘家的大扫除总是最令她感到有压力,“我读小学三年级开始,家里过年的卫生就是我做了。现在51岁了,仍然是我……”不过,父母健在,能够陪自己一起过年,再累也值得。


“70后”冯柳艳:飘香腊肠是不可缺少的年味


微信图片_20190201111604.jpg

冯柳艳(左)与母亲一起在阳台晾晒腊肠。


“每当我们家做好了腊肠,并在阳台上进行晾晒的时候,就知道新年快到了!”上月29日上午,记者前往柳南区柳太路奋进建材宿舍区时,正好看到45岁的市民冯柳艳与她71岁的母亲一同在阳台晾晒腊肠的场景。闻着那一串串被太阳“宠爱”的腊肠飘出了香气,冯柳艳笑着说,这就是年味啊!


冯柳艳介绍,腊腊肠过年早已成为他们家不可缺少的年俗之一。虽然家里只有七口人,但每年他们都要做150斤的腊肠,这样不仅能自己品尝,还能在年前、年后走亲戚时,送上一些腊肠给大家,共享这份用心制作的年味。


“今年雨水稍微多一些,所以这些腊肠我是收了晒,晒了收,到现在也差不多一个月了,已经可以吃了。”冯柳艳的母亲告诉记者,腊肠是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以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腊肠。每到过年,几乎每条巷子的过道上空都挂满了腊肠,路过时能闻到浓浓的香气。不过,现在许多人会选择到超市或者市场里购买做好的腊肠,这样的确会方便许多,但既然自家有阳台方便晾晒,还是愿意自己做腊肠。“总感觉自己做的更香、更好吃,更有年味。”冯柳艳笑着说。


“80后”华倩:“集五福”是欢乐的年味


微信图片_20190201111606.jpg

华倩展示在朋友帮助下获得的“敬业福”。


“年底了,工作特别忙,虽然知道快过年了,可尤其对于现在工作生活忙碌的年轻人来说,年似乎有点遥远。不过,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开始后,大家互相赠送‘福卡’,让我真切地感觉到春节近了,年味浓了……”今年31岁的市民华倩是我市某单位的一名会计,年底是她最忙的时候。尽管如此,她还是抽空与亲朋好友们互动“集五福”,共享欢乐的年味。


华倩介绍,自从网络上开始有“集五福”活动,她每年都积极参与这个开心的活动。虽然每次获得的奖励并不多,但重要的是享受与朋友们互帮互助的交流过程。


华倩说,每年“集五福”活动中,最难见的就是“敬业福”。她虽然经常加班,可今年愣是好几天了都没扫出“敬业福”。好在朋友帮忙,教她使用了“沾福气卡”,成功从朋友那复制到了“敬业福”。


“工作以后,朋友们聊得少了,聚得少了,通过春节前夕的互动活动,大家互帮互助、赠送福气,还可以提前给朋友拜个早年。我觉得这算是我们这代人中,最有趣味、最为欢乐的年味了。”华倩认为,“年”就是习俗约定在一个特定时间段里,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年味就是幸福、开心的味道。

 “00后”王秦乾宾:自己动手写春联最有年味


微信图片_20190201111609.jpg

王秦乾宾在家写春联。


 “我觉得年味就是在从这一笔一画中散发,从每年开始写春联开始。”对于10岁的王秦乾宾来说,每年自己准备开始写春联,就意味着春节真正来了,过年有了实感。


在6岁多时,王秦乾宾偶然接触并且喜欢上书法。2015年6月开始,他几乎每天都会花上1个小时学习书法,写毛笔楷书、隶书。“我看见外面卖的一些春联有一些笔法错误,我想着既然我学习了书法,能不能自己写。”2017年春节前,8岁的王秦乾宾主动和妈妈提出想自己写春联。


“第一次写的时候,写废了好几张。”王秦乾宾说,虽然加上横批,一副春联不到20个字,但他还是花了几天时间才完成了一副自己满意的春联。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2018年春节前一个星期,他再次忙活开了。除了自己家的春联,他还多写了几副送给其他长辈,甚至还寄给了玉林的小姨。


“去拜年的时候,看着门口贴着是我写的春联,我觉得特别自豪和骄傲。”王秦乾宾认为,春联是过年的一个符号,自己写的春联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能通过写春联,感谢长辈平时对自己的关心。


今年小年刚过,王秦乾宾又开始忙活了,为家人们写春联,迎新春。  



记者   喻芬 吴祉婧 李劼 周仟仟


责任编辑:六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