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螺蛳粉带出增收新途径,他们不种桉树改种竹子了

走基层 强四力融合报道|时间:2019-05-06 16:07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4月30日,记者来到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附近,在主干道上就看到村里的山岭呈现出黄绿交织的色彩。


“你抬头看,那片岭上一半是绿的一半是黄的。黄色部分原来种的是桉树,今年全砍掉了,改种竹子。竹子的品种全是甜笋竹,出的笋子可以用来做酸笋。这片地3月和4月种下了竹苗,现在还没长起来,等长起来这一片就是竹海了。”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党支部书记黄廷和说。


在记者的镜头下,百乐村碧绿的田野、清澈的小河、干净整齐的房屋、黄绿交织的山岭、山岭中亮得反光的新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画卷。


产业路穿过竹林



村民种竹热情高


在柳州螺蛳粉畅销全国、远销海外的背景下,作为螺蛳粉配料的农产品种植养殖也成为热门产业。今年我市大力推广的螺蛳粉(竹笋)基地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为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18年底我市将2019年竹笋基地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具备建设条件的柳南区、柳北区、鱼峰区、柳城县等县区,市、县区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造林补贴政策。其中,柳南区出台“桉改竹”补助政策,根据需要改造的桉树林地块实际情况,每亩给予700元至2000元不等的补助,进一步提高林农、合作社的种竹积极性,鼓励农民“砍桉种竹”。


黄廷和介绍:“那些砍桉树种竹子的,1年树每亩补贴700元,两年树每亩补贴1000元,3年和4年树每亩补贴2000元,5年树已经成材,可以砍了卖掉。除了砍桉树的补贴,另外还有一笔种竹子的补贴。”


记者问:“砍桉种竹的补贴挺高的,大家砍桉种竹的积极性高吗?”黄廷和说:“之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技术员都来搞过宣传,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原来百乐村种竹子的主要是百乐屯,有2000多亩。旁边的前村屯和新村屯山上种的是桉树。这次砍桉种竹,百乐屯、前村屯、新村屯新增的竹林加起来有1000多亩。”


记者来到百乐屯的山岭脚下,这时,村民廖智刚正骑着两轮电动车下山,他到山上给竹林施肥。廖智刚告诉记者:“竹林能产出多少笋,要看天气好不好,主要是看雨水多不多,还要看肥料。想多收笋,就要勤快一点。”



螺蛳粉带出的新想法


记者问:“种竹子辛苦吗?收益高吗?”黄廷和说:“跟种桉树比起来当然辛苦。”


每年6月底到10月中旬是甜笋竹出笋的季节。这几个月只要天气适宜、雨水充沛,竹笋两天可以收获一次。到了收笋的时候,村民每天凌晨4时出门,把三轮车开到竹林里,拿铲子挖笋,踩一脚铲子只能挖起一根笋。将挖起的笋装上三轮车送下山,山下路边有很多客商在等着收购。笋一车车送下来,上秤,再一车车运走。笋带着壳售价不高,每公斤2元左右。剥掉壳卖笋肉,每公斤2.6元至3.6元。


“以前路不好,大家比较辛苦。现在山上修了6米宽的产业路,村民和车辆上下山非常方便。”黄廷和说,2018年雨水少,百乐村竹林产出的笋有100多万公斤。如果今年雨水充沛,全村的笋产量会攀新高。

这100多万公斤的甜笋,村民大部分出售给了客商,少部分留在村里,被粗加工成了生酸笋。村里很多村民自己制作酸笋,腌制酸笋最多的是黄继华一家。


一桶桶酸笋让黄继华对生活充满信心


黄继华开始腌制酸笋时量不大,一年也就腌几百公斤。这几年,柳州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酸笋消耗量上升。2014年,黄继华腌制酸笋规模达到了5000公斤,到2018年,一年腌制的酸笋达到了12万公斤。“今年我打算把生产规模提高到15万公斤。”黄继华对螺蛳粉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他对记者说:“我想给我们的酸笋办商标、打品牌、发展新品种。现在螺蛳粉产业越做越大,大家腌的酸笋都差不多,比的就是服务了。”


不远处的竹海里,老竹林长出了新笋,新竹林的竹子正在悄悄生长,两三年后新种植的甜笋竹将长成繁茂的丰产竹林,给村庄带来美丽的风景,给村民带来增产增收的喜悦,给柳州螺蛳粉的招牌打上牢固的地基。


记者 侯静雯 覃科


责任编辑:叶宇

值班主任:李华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