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记者深入融水扶贫一线采访纪实

走基层 强四力融合报道|时间:2019-06-07 15:23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res01_attpic_brief.jpg

喝山泉水长大的三防香鸭


这注定是一段不寻常的旅程。


五月大苗山的天气,像孩子的脸阴晴难定。颠簸在苗山蜿蜒曲折的乡道上,暴雨、塌方、滑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但即使是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仍有这么一群年轻的带头人和养殖能手,他们用互联网+电商唤醒了大苗山深处“沉睡”的农产品,用勤劳的双手撬动了百万产业,帮助千家万户的苗乡儿女摘掉贫穷帽……这是记者参与由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组织的“脱贫攻坚·网媒助力”主题活动,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三天两夜,在扶贫一线的所见所感。


贫困户变身“职业农民”


5月29日,阴雨笼罩在苗山上空,沿着S309省道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驶,在融水镇小荣村,一片由大棚覆盖的金桔和百香果园格外瞩目。


“以前这里的村民到处去打工,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当记者进入果园时,51岁的小荣村村民杨继红和妻子正在给百香果苗除草,见到记者一行,他兴奋地称自己是“职业农民”。


原来,这片果园名叫融水富恒现代特色农业园,园主李光敏流转了附近300户贫困户的土地,种下百香果以及抗病强、效益高的脆蜜金桔。果园在给贫困户提供免费果苗与技术的同时,还与农户签订回购协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走上现代高效农业之路,得到附近村民的广泛拥护。“我们现在既是‘果农’,也是果园的‘员工’,我们夫妻二人每天在果园工作8小时,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工资,不仅成功实现脱贫,还盖了新房子,儿女也有了稳定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杨继红说。


山泉水滋养正宗“土味”


沿着蜿蜒的贝江,驱车行驶到大苗山西南部腹地, 便到了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绵延的崖壁幽壑间淌出潺潺山泉,滋养了被九万大山环绕的三防镇。


都说三防有“三香”——香鸭、香猪和香糯。当记者沿着贝江上游走进三防镇荣洞村时,老远就被“嘎嘎”的叫声吸引。“这里的鸭子喝的是山泉水,洗的是山泉澡,过得比人好!”在荣洞村香鸭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韦翠群悠闲地在河滩上放鸭,只见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清澈的小溪里嬉戏,以水里的小鱼、小虾为食。韦翠群告诉记者,三防鸭比普通的鸭子每公斤贵4元,该基地年出栏三防香鸭约2万只,每个月能卖出1000多只三防鸭,年总产值达100万元,带动50户贫困户以入股和分红的方式参与养殖,三防鸭养殖已成为荣洞村脱贫攻坚的一大支柱。


除了喝山泉水长大的香鸭,涓涓九万山泉也滋润了另一个好产品——三防镇本洞村大闸蟹。当记者走进这个“十三五”时期的贫困村时,致富带头人杨章友正在大闸蟹养殖基地里给螃蟹喂食。


据悉,2016年,市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来到洞马村调研时曾提出“要避开传统老套产业,以差异化来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的蓝图。此后,时任驻村第一书记韦兵联同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围绕这一蓝图共同探讨致富新路子,最后提出在稻田里养殖大闸蟹。


“当年,我成了村子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在洞马村相邻的本洞村建立了约30亩的养殖基地,带动贫困户一起养蟹,经过三年不断摸索,大闸蟹产量不断提升,今年预计能产六七千斤大闸蟹,预估年利润30万元。”杨章友告诉记者,在连续两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九万山泉水大闸蟹深受本地市场欢迎,不断产生品牌效益。


电商领航让农产品“飞出”苗山


无论是小荣村的脆蜜金桔、三防镇的香鸭,还是本洞村的大闸蟹,在苗山深处走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些名特优农产品除了走进当地菜市、商超之外,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只需打开手机购物商城,手指轻点,即可买到这些苗山原生态的“土货”。互联网唤醒了沉睡在深山里的资源,为农户打开了销路。


“这归功于融水大力发展农村电商4.0工程。”融水电商协会副会长吴绍林告诉记者,除了现场淘货,该中心把全县116种扶贫农产品全部上架融水农产品电商中心微信商城,直接带动1355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6139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以一套“党建+电商协会+第一书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持续吹响大苗山电商脱贫的号角。


记者手记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三天两夜的大苗山之行,“赶潮”一词足以概括。无论是三防镇的香鸭、香粉乡的重阳酒、大年乡的酸鱼酸肉,还是杆洞乡的手搓辣椒、本洞村的紫黑香糯……这些原汁原味正宗的“土货”,经过致富带头人、企业家们的积极努力和县财政的支持,借助电商平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触网赶潮”“飞”到城市寻常百姓家。只有产品不愁销路,农民才能撸起袖子放心干,以十足的干劲促进农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柳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昕祺

值班主任:李  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