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科智慧力量 发挥咨政建言作用

经验交流|时间:2017-03-25 12:42 来源:广州市社科联 评论: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这对社科联推进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广州市社科联坚持学术为根、学者为本、学会为基,充分发挥社科联“联”的优势和“合”的作用,大力统筹整合广州地区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和学会的资源力量,着力在课题规划、基地建设、舆论引导、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战略性的决策咨询研究,努力提升科学决策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决策咨询工作实效,为推动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一、以问题引领科研,积极服务党委政府决策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更加突出地摆在社科界面前,一系列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社科工作者去研究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短板,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发挥市委书记、市长圈题招标课题的品牌引领效应组织应用决策研究。市委书记、市长圈题招标课题是社科联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抓手,到今年共举办28届。2016年,市委书记任学锋圈题“广州成为带领全省创新发展引擎的研究”,市长温国辉圈题“提升广州城市软实力与增创广州发展新优势研究”;2017年市委书记圈题“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和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研究”、“广州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和经验研究”,市长圈题“广州特大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提高广州发展质量效益研究”。我们把市委书记、市长圈题招标课题纳入市社科规划项目组织管理,加大课题经费投入(每个课题20万元),实施跨部门跨学科协同推进,不断提高招标课题的研究质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


二是瞄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规划课题研究。广州市社科联一直坚持社科规划课题的问题导向引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规划课题研究。2016年,评审立项课题360项,资助经费1500多万元,组织优秀科研团队,开展“构建广州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研究”、“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战略路径研究”、“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广州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从天河现象看广州创新发展”、 “广州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重大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针对性强的研究成果,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2017年,围绕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超级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加快构建国际交往中心、全球资源配置中心、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发展战略问题等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加强申报、评审、立项和研究过程的组织跟踪指导,不断提升决策咨询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积极服务党委政府决策。


三是对接各部门各区实际需求制定课题指南。为拓展社科规划课题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广州市社科联每年初广泛向市委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和各区委、区政府发函征求研究题目,多次召开课题规划座谈会征集意见,反复修订研究年度社科规划课题指南,确保课题规划研究对症下药、满足需求。围绕区域发展,针对广州各区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研讨,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城区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通过加强对广州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组织开展高水平的决策咨询研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广州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以创新体现前瞻,着力建设新型专业智库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也是新型智库建设的核心。广州市社科联着力加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以基地为载体和平台,凝聚和培养社科人才队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创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重点研究基地。着眼广州改革发展实践,以重点基地建设特别是具有广州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研究基地建设为牵引,不断提升广州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以新型智库建设为契机,推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向新型专业智库转型。2016年,广州市社科联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社科院等16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了35个研究基地,资助经费700万元。广州市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基地提交的多份报告,呈送中宣部舆情局,获得中央领导批示;广州市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现实重大问题研究,近年来有7份决策建议被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纪委等党政部门采纳,两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基地被中宣部舆情局、中央网信办和省委宣传部确定为网络治理信息直报单位。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提交多篇研究报告被省市有关部门吸收,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多次整版报道基地有关活动和研究成果,引起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


二是创新培育一批基础性和枢纽型学会组织。广州市社科联按照内部治理规范、学术质量优良、服务社会突出、社会信誉良好的要求,着力加强对广州创意经济促进会等学会社团的建设,提升学会品牌,打造星级学会;根据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如广州孝文化研究会等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学会组织;同时结合各区发展实际,建设如广府文化学会等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学会组织,不断提升社科联所属学会的数量和质量。


三是创新培养一批擅长决策咨询研究和智库产品生产的人才队伍。广州市社科联大力组织开展基地科研项目攻关,凝练主攻方向,凝聚学术团队,带动人才培养,推动理论创新;大力实施“羊城青年学人”计划,通过资助研究项目,组织广州地区40周岁以下的青年社科工作者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探索和推动建立广州地区青年学人学术共同体机制,发挥青年学人在学术交流、课题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巨大潜能,锻造青年社科人才队伍;以新机制新举措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使用,加大力度培育决策咨询的优秀人才、领军人物和研究团队,努力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广州青年学人群体。


三、以研讨聚焦热点,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决策咨询需要以理论为支撑,理论的影响力离不开舆论的传播,理论研究和舆论传播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扩大理论的影响力。广州市社科联着力打通理论和舆论两大阵地,建立健全智库与媒体良性互动的传播机制,充分发挥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作用。


一是创办“广州新观察”学术研讨品牌,促进学界、政界和企业界的良性互动。2015年,广州市社科联与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创办“广州新观察”圆桌会议,每月围绕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北京、上海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广州地区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界的精英,共同探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出广州学界声音,推动广州创新发展。2016年共举办11期“广州新观察”圆桌会议,其中,“作家与城市——‘北上广’三地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圆桌会议邀请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先生,著名评论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著名作家张欣、石一枫等嘉宾围绕“京派文化与都市文学的互动关系”、“上海文化视野下的都市文学传统”、“广州南国都市氛围下的都市文学特征”等讨论交流。“思想·创造·未来——大学与城市”圆桌会议邀请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黄晓波、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等七位知名高校掌门人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大学对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对广州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这些圆桌会议,南方日报每期推出整版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凤凰网、搜狐等网络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党政、学、企等各界产生较大反响。2017年计划举办10场,围绕“中国蓝·中国梦”、“实体经济与制造业”、“超级城市”、“南沙自贸实验区”、“国际交往中心”、“千年商都与现代商都”等主题邀请政界、学界、企业界名家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圆桌会议立足于从广州的视角看世界,从世界的视角看广州,力求视角新、观察细、探讨深、对策性强,在国内学术界打响“广州新观察”学术品牌。


二是创办“城市观察”智库交流平台,凝聚城市研究资源和力量。2015年,广州市社科联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创办“城市观察”圆桌会议,观察、聚焦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研究、探索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律与路径,服务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2016年,以“科学治理•城市发展新思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新动力”为主题举办第二、三届圆桌会议。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主任唐亚林教授、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江曼琦教授和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代旭、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阳阳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政府官员研讨交流、咨政建言,积极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2017年,围绕“全球城市:集聚·枢纽·辐射”、“城市形象与国际传播”等主题举办第四、五届圆桌会议,汇聚国内外城市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推出体现前沿学术思考、富有思想创新、对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建言,推动学术理论创新与决策咨询服务。


三是创办“广州学术季”品牌,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广州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社科之家”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广州学术季”系列文化学术研讨交流,培育本土学术品牌。2016年9月至12月,以“活力广州、众创未来”为主题组织举办学术季活动,包括创新企业家进高校系列讲座、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活动、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创新创业纪录片公益展影活动5大系列76场活动,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创新企业家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广州地区22位知名创新企业家举办30场讲座,与大学生分享创新经验和创业经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明路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访谈活动”,通过对广州地区18所知名高校校长的采访,探索大学与城市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的方法和路径,聚焦近年来广州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为推进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出富有创见性的对策建言。2017年,以“世界舞台、广州魅力”、 “迎接十九大,再创新辉煌”为主题办好第三、四届广州学术季活动,举办系列学术研讨会、羊城学堂系列讲座、创新企业家进高校系列讲座、纪录片展映活动等200场,通过系列学术研讨交流和社科普及活动,提高广州市人文社科科研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打造广州国际学术交往中心。


四、以学术关怀社会,有效释放咨政启民功能


决策咨询研究要以应用为导向,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实践并发生实际效用,如影响领导决策、推动管理创新、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发挥咨政启民、影响舆论和公众等作用,达到解疑释惑、服务社会的目的。


一是打造文化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广州历史文化。广州市社科联与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等单位合作,历时3年联合制作完成8集大型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立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以人物故事切入重大主题,不仅传递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更传递了中国与世界“文明互鉴、互利合作、发展共赢”的美好愿景。2016年11月14-23日,纪录片在央视国际频道亚洲版、欧洲版和美洲版相继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服务广州海上丝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擦亮广州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文化名片,2016年广州市社科联与广州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千年羊城与海上丝路——海上丝路文化活动季”,策划组织“广州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系列学术活动、“广州海上丝路一日游”活动、“羊城学堂”系列讲座等7大系列53场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群众的热情参与。


二是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典籍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编撰出版《广州大典》是广州文化建设里程碑式的大事,对于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显示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州市社科联积极组织推进《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和研究研讨工作。以《广州大典》为龙头,鼓励广大社科工作者积极充分利用大典丰富的文献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发掘大典历史文化价值, 2016年“《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共立项资助重点课题9项、一般课题32项、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7项。举办“民国文献保护和整理研究”学术报告会、“《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献保护”学术研讨会、“近代医药与《广州大典》”研讨会等系列研讨会,凝聚广州地区历史文献研究专家团队,推进《广州大典》的研究、开发、利用工作。



三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社科普及创新。高水平策划组织羊城学堂“羊城学术菁英”系列讲座,加强“羊城少年学堂”工作力度,策划推出更多受青少年儿童和家长欢迎的系列讲座,围绕讲好广州故事,策划举办“羊城学堂·广府新语”系列文化讲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不断提高“羊城学堂”的社会影响和品牌美誉度。积极参与书香羊城市民阅读活动,加大广播电台、新媒体、公共图书机构等合作单位资源整合力度,做大做强“开卷广州”市民阅读活动品牌。联合《南风窗》杂志等媒体,着力打通理论、舆论两大阵地,开辟“全球思想家”和“广州思想界”等理论栏目,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科学精神,讲好广州故事,传播广州声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