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理论文章|时间:2017-03-25 15:52作者:梁云志 来源:柳州市社科联 评论:0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柳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关键,生态文明的观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人们必须充分认识与尊重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实践指南,并根据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柳州市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酸雨之都”转变为“宜居城市”,从“工业柳州”转变为“美丽柳州”,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


关键词:工业城市;生态文明;经验总结


生态文明的理论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生态文明的含义、特征、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等,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同时还要继承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生态智慧。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从文明发展的历史为主要脉络,以原始——农业——工业——生态的演变为定义的落脚点,在定义过程中把生态文明视为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顶级发展阶段,定义的内容涵盖了人类如何摆脱贫困与污染的困扰,并且最终实现地球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该思路对生态文明的解释主要追求的是长远利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它体现了学者们对未来的理想。第二种模式是从横向角度来为生态文明下定义,主要是分析了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联系与区别。物质文明追求的是满足人民在物质上的需求;精神文明主张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引导,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政治文明的关注点在于构建正确的社会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生态文明则侧重于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四个层面共同配合,相互促进,成为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生态文明可以被视为一个用来治理国家的手段。综上所述,生态文明的主线始终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其前提是尊重与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宗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式是转变生产模式和消费理念,目的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对自然界的认识理念上又有内在的联系,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都提倡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因此虽然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生态文明并不是全盘否定工业文明,完全将其舍弃,应当看到工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利用工业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具有相容的空间,关键在于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能否坚持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反思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体现了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的逐利性注定了它的反生态性,它难与自然相融,和睦相处,因此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生态文明。


二、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柳州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工业的发展给柳州市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的破坏,为应对生态问题,柳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成果斐然。近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于城市的建设当中,妥善处理工业与生态的关系,通过对工业进行升级促进柳州市的发展转型,把柳州市建设成工业强、山水美、环境好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近几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从各方面对生态文明的道路进行探索,例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美丽柳州”乡村建设,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带动绿色发展,助推“美丽柳州”再上新台阶,为柳州市工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逐渐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兼顾的双赢目标。柳州曾经的污染状况使广大柳州百姓和政府领导深刻的了解到,柳州市的发展不能走老路子,必须通过工业的改造转型走上一条生态柳州的道路。柳州市相关部门认识到打造生态柳州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将党的十八大中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柳州城市建设规划融合,切实做到建立与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柳州市的生态梦。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柳州市从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型。通过多年努力,柳州市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广泛的经验。


柳州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在环境的保护上得到广泛的好评,柳州市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打造生态柳州的两大法宝,形成绿色生产链,进一步推进减排事业,实现柳州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发展绿色经济,柳州市将重点放到了对工业的调整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坚实的踏上低碳化的道路,将工业的生产发展与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相结合,培育出工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初期,柳州市的空气中充斥着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因此一度被称为“酸雨之都”。工业的发展给柳州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给了柳州市打造生态家园的底气,早在2011年,柳州市就提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揽子计划,誓要将柳州市打造成为一个美丽的城市,做到山水、环境、形象、气质、和谐五个方面的融合,成为一个“五美城市”,实现人人好发展、家家好保障、个个好身体、天天好心情的“五好目标”,随着“五美五好”战略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柳州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推进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一)积极转变传统思维


柳州市的生态梦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的发展理念,使政府由传统城市化观念向生态城市观念转变,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绿色生产观,鼓励居民由传统的消费的观念转变为绿色消费观。


1.确立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


柳州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的发展规划以构建生态城市为中心。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梁作臣.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0(2)]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屈新平. 生态城市导向的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柳州市委、市政府在为柳州发展作总体规划时转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城市规模的质量,建设紧凑型城市,提高柳州市土地的产出和效益,重视柳州市内部的快速交通联系,创造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经验。柳州市的城市化进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以建设优质生活圈为目的,坚持顶层设计原则、本土化原则、内生化原则与系统整合原则。顶层设计原则就是做好制度建设,以资源节约为核心目标推进自然资源制度创新,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推进环保制度创新,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为核心目标推进生态制度创新,以规范优化国土空间为核心目标推进国土规制创新。本土化原则就是坚持以柳州市的实际情况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标准。内生化原则即继承借鉴中国的传统生态智慧,如商周时期《周易》一书中就提出了“三才论”,即“天、地、人”相和谐的论述,儒家将“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墨家提出了“节用”、“兼爱”等生态思想。系统整合原则要求包容与整合差异性的元素并进一步解决生态问题。具体来说柳州市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设立专项基金,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绿色生态城市确立评价等级,针对建设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予以奖励或补助。在规划和建设高水平、大规模与能力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过程中适当增加补贴的数额。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和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绿色指标体系建立、建筑评价及节能评价等相关费用。


2.重塑企业的生产观念


切实推动柳州市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将柳州市的工业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工业生产、产品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都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消耗,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在各生产部门推广“质量优先”的生产观念。为了解决过度浪费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柳州市在各生产部门推广“质量优先”的生产观念。质量优先的理念主要是倡导工业生产用较少的资源投入和牺牲较小的环境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质量优先”观念还主张增加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更多的凝结科技元素,如钢铁生产应该以最少的资源为基础,以最小的环境污染为代价,以最大的经济或社会利益为目的。实践证明,企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质量元素,这是市场竞争的趋势,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坚定不移的以质量优先为主要指导思想,加快把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效益优势,加快实现从速度优先向质量效益优先转变,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质量优先原则主张产品质量的提高应当建立在科学进步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培养企业本土人才,优化整合柳州市本地资源,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大力宣扬质量优先理念,鼓励每个员工学习科技,培养创新精神,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质”的理念,将“质量优先”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第二,宣传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生产理念。同步观念是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它并不是简单地主张一边生产一边破坏,而是在生产中规定环保工作,形成生产——质量——环保管理模式,在生产中重视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配备减排环保设备,最终实现保证生产质量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步观念的推行在考核机制上表现最为突出。工业生产的效益取得的多少不仅仅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是将经济效益扣除工业生产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这种考评办法不仅仅可以用在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上,同时也能用来评价企业所取得的企业效益。这种以同步观念为核心的考评机制能够使企业的环保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定量化管理。同步观念主张推行清洁生产,这是减排防污的重要手段,能够从根源上减少环境破坏。首先,清洁生产要依靠的是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机器的升级,生产工艺提高将会减少生产时带来的污水或工业垃圾,机器升级可以提高效能,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其次,清洁生产需要从管理入手,通过管理的手段压缩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三,大力宣传可持续的绿色生产观念。绿色生产观主张生产使用绿色原料,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生产技术消耗进一步减少,污染物得到进一步清洁处理后才排放,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绿色特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工业生产企业大力宣传绿色生产观念势在必行。宣传绿色生产观就是要让企业的高层和基层都认识到这么一个道理:使用绿色原料和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工艺进行绿色生产,对污染物进行加工处理后再排放,材料和技术的变化升级以及后期的排污处理可能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收益在短期内也不甚明显,但是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观念的普及将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的劳动效率,这对于企业向现代工业发展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新技术会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绿色生产观的宣传重在简化生产流程,减少加工的程序,减少污染物和浪费,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周期,新工艺应当将部分使用有毒材料的传统工艺取代,在生产中尽量排出有毒材料,或用新的材料予以取代,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绿色性质,还能够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具体来说就是改善制造工艺,升级机械设备,将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产量等都降到最低,将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到最佳


3.转变居民的消费理念


转变柳州市居民生活观念,确立从质和量的规定性上对消费的评价,确立生态化取向的循环消费,提倡居民进行绿色消费。虽然消费是有机体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它只能是构成人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消费必须服从于人的发展,而决不能为消费而消费,使人沦为消费机器。“消费并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孤立的领域,因而就不能采取一种静态的、孤立的视角来看待消费问题,消费在量上总是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必须从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意义上来把握消费的量的规定。”[ 刘诚,卢彪.马克思主义生态视野中的消费观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科学,2013(2)]具体来说,即在交通出行问题上鼓励柳州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设施,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在其它日常生活上,转变柳州市居民的传统观念,不是吃得越多生活质量越好,而是合适的饮食才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不是住房越大生活质量越高,而是合适的居住空间才能够促使居民身心健康;不是拥有越多的物质才能体现出生活品质。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新型消费模式,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二)全方位完善监督体系


1.依靠科技提高政府监督力度


人力资源永远是跟随着工作量走的,对工业的监管力度不能一味的推脱给人手不足,柳州市想方设法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提高单位人力的监管效率。未来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也是高科技的时代,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运用高科技来缓解甚至解决问题。如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在线监控,环保人员通过摄像头可以每天对工业企业进行实时远程查看,减少了在路程上花费的时间,一旦发现乱排污等问题还能够及时处理排污行为。该系统就像电子警察,通过对企业的排污与净化设施的监控,观察其运行状态来实现远程监控。


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环保部门可以通过账号验证的形式进入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调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如信用等级、排污简史、环保状况、违法记录等。若是将信息管理系统与电子地图结合,不仅能够得到企业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能够直观地了解企业的排污行为会对哪些区域带来危害,如果出现严重污染行为,甚至是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还可以提前疏散污染区域的人员。通过引入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切实地解决执法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处理违规排放行为。


2.鼓励公众舆论监督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也是所有中国百姓的责任,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王明初教授主张利用体制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认为公众参与制度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尤其重要,由此“形成强有力的专业监管与社会监管相统一的公共监管体系。”[ 王明初,海南“生态立省”战略的支撑体系[R],“生态文明·全球化·人的发展”国际研讨会, 2009-6-22]鼓励公众参与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公众对各企业进行外围监督,如果发现污染环境的行为可以立刻告知环保部门,若的确属实,则可以从专项基金内抽出资金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奖励制度的建立应该能够有效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积极性。“重视利用利益制衡发挥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何爱国主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M],科学出版社,2012:90]奖励举报污染环境的人,必然能带动更多人参与环境监督。企业知道自己处于人民群众的包围当中那么对于超标排污就会产生心理负担,在生产过程中会自觉的减少排污量。鼓励公众参与关键在于能够保持环保部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通畅无阻,否则公众参与就失去了作用。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


当前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支撑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等,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核心环节。改善投融资环境,积极引进各类全国性商业银行和主要保险公司在柳州市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市场和金融的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柳州市的金融服务业需要培育本土金融服务产业,引进外部的金融机构对柳州市进行投资,使其在柳州市落脚,最终使柳州市的工业与金融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在工业与金融产业的互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投资渠道,加大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培育力度,拓宽工业与中小型金融企业的合作渠道,积极拓展资本市场,推动一批优势、特色企业上市。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是基础环节。当前柳州市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柳州”建设,推动柳州市信息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和完善柳州市“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平台系统。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升级发展,加快推进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是重要环节。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培养本土的物流企业,使其与工业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将工业企业的运输环节托付给物流企业,通过发展物流业来解决工业企业的运输问题,反过来利用工业的发展反哺物流企业。在此过程中柳州市进一步完善其它产业的物流运输体系,促进配件、工程机械、原材料、大宗产品等专业物流体系的发展,实现各产业的物流联动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不仅使柳州市的工业企业获得助力,解决运输问题,同时鼓励仓储、货运、货运代理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建立现代交通物流网络体系,如此才能把柳州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相关阅读:

  1. 1中国科协来柳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科技服务对接活动 聚焦重点产业 赋能柳州发展
  2. 2月季花事活动在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举行 集中展出77个品种4800株月季
  3. 3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文创孵化楼项目建设接近尾声 预计今年6月完工
  4. 4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要求 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全市重大发展项目建设
  5. 5招标公告
  6. 6北部生态新区首个低碳实践样板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年发电400万千瓦时 缓解用电压力
  7. 7抢抓“黄金期” 奋斗正当时
  8. 8潭中西路南片区两条规划路通车
  9. 9招标公告
  10. 10红色步道将变绿色长廊 柳东新区官塘片滨江生态湿地公园二期预计5月1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