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大良镇新和村正逐渐完成蜕变 发展生态种植

我为乡村聚力|时间:2017-05-15 15:28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有高峡出平湖,又有暗河水幽美,融安县大良镇石门仙湖景区“五一”假期吸引游客无数。而这个旅游风景区所在的村之一的新和村,虽然拥有美丽的风景,却是个贫困村。


位于融安县大良镇东部的新和村发展基础薄弱,尽管近年来这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但“先天不足”的基础条件,使得当地在脱贫路上依旧“一波三折”。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新和村共计识别贫困户169户571人,贫困发生率24.8%。


第一书记高玉莹


2015年10月,来自融安县司法局的高玉莹成为该村第一书记。高玉莹介绍,随着去年该村樟木屯最后一段1.5公里水泥路硬化项目的完成,从乡镇到村委会及村小学校已通水泥硬化路,全村4个屯的通屯道路全部为水泥硬化路。除了硬化通屯道路,2016年新和村实施黄家桥重建项目。对全村169户贫困户实施住房新建改善工程,解决贫困农户无住房和住房不安全问题。此外,通过争取扶贫专项资金,已完成5.5公里农毛渠进行硬化,建设好4个自然屯人畜饮水情况。


从传统种植养殖,到蜂拥而出的外出务工,新和村村民一直实践与探索如何脱贫。根据全村169户贫困户发展不平衡情况,2016年,新和村结合各自然屯的实际,在4个自然屯建立了不同的示范基地,如马子坪的85亩葡萄示范园和养鸡场,樟木屯的30亩秋豌豆基地,石家屯的百亩草莓基地、池塘养鱼示范户,黄家屯的水果种植和池塘养鸭示范户等。通过典型的带动作用,促进贫困户生产的发展。


在与贫困抗争的路上,随着石门仙湖景区人气越来越高,新和村的村民正式尝试将“风光”转变成脱贫的“新解”。


胡俊敏在打理葡萄


村民胡俊敏是新和村的致富带头人之一,他从2013年开始种植葡萄,并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胡俊敏家庭农场位于石门仙湖景区的必经之路上,随着来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的家庭农场也越做越大。农场大了,需要的人手就多了。每年有3个月,胡俊敏都会雇佣村里许多贫困户来自己的家庭农场打工,今年52岁的胡家武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打工不仅一年能有一笔6000元左右的额外收入,还能学习葡萄种植技术,一举两得。”胡家武说。


高玉莹介绍,今年新和村将继续借着旅游的“东风”,大力发展生态种植、高效养殖、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和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产业。(记者 周仟仟)



责任编辑:覃连毅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