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听儿歌《小燕子》杂感

爱国情 奋斗者|时间:2019-12-20 13:1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简单优美的曲调,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场景。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不同年代的人听到,心里的感触是不同的。


“小燕子穿花衣”,可能一些90后、00后的人听到没有什么感触,只是单单觉得这句歌词写得好、写得生动;有一些较真的人可能会有疑问:燕子不是黑白的?怎么“穿花衣”了?但是,对于出生于1990年以前的人来说,感触是特别的,在那个以蓝、绿、灰为主要衣着色调的“棉麻年代”,能够“穿花衣”是绝大多数家庭大人、小孩的美好向往。为什么向往?一是没有卖,国家生产技术落后、产能跟不上;二是没有钱和布票买。那时大多数家庭基本情况是过年扯几尺布,给大的小孩做一身衣服,因裤子膝盖、臀部的地方磨损得快,还特地打上“补丁”,然后“大传二、二传小,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不说商场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色彩靓丽的衣服,不说只要在网上轻轻一点就能完成购物的方便快捷,就说说现在人们的穿着打扮,已不单单是“穿花衣”的简单要求了。对于许多女同胞来说,每天穿衣打扮的“痛苦”,可能是对着满满一大衣柜当季款式各异的靓丽衣服,挑哪件出门。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唱到这里,许多人的脑海里闪现的是一幅激情岁月、热火朝天的大建设画卷。我上小学的时候,唱到这里,满脑子是期待和向往——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盖起大工厂、装上新机器”。那时家乡的工厂少,村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就业机会,能进工厂做工,这可是让十里八乡的人都羡慕的事。记得我小学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初),我妈老是拿村里的一个实例来训我们:“你们看看,人家村头朝贵家的阿六,为了跟中村的人去广东打工,怕人家不愿带他去,半夜就打好包袱,守着人家门口睡……”我妈很羡慕阿六能进城到工厂打工。再看看现在的家乡,整个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周边的乡镇连成一片,到处是工厂,大企业也不少,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七十年来,我们祖国砥砺奋进,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作为时代的追梦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坚信,在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来源:柳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静

值班主任:李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