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人”与日本人同祖共宗?

洞见|时间:2016-12-20 10:53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柳江人遗址

“柳江人”和日本人同宗共祖?这并非天方夜谭,在日本,考古学家植原和郎和片山一道认为,“柳江人很可能是南太平洋和东亚海岛(包括日本列岛)原住民的祖先”。这一观点目前己得到日本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公元20071018,记者与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副馆长蒋远金穿过新兴农场的蔗林,爬上一座不高却很陡的山坡的腰部,拔开重重杂草,来到了著名的柳江人遗址所在“柳江人洞”。

洞前,蒋远金给我们描述了日本远古居民冲绳港川人与柳江人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我们面前展开了这样一幅画卷:

2万年前(晚更新世)的一个傍晚,天寒地冻,柳江人阿德(泛指任何迁徙往日本的柳江人及后裔)站在一个小坡上,眼睁睁遥望着最后一只箭猪消失在前方丛林。寒冷使海平面大幅下降,一些原先波涛汹涌的海峡如今裸露出来,长满了野草。走在上面,阿德能感觉到,埋在沙里的贝壳勒着他的光脚板,使他想起了族中老人给他形容过的故乡柳江美味的煮螺蛳。他却从未见过故乡,几百年前,他的祖先就追猎着因为寒冷而迁徙的动物群一路南行。

明天,他们将穿过这片原本是海峡的漫长空地,前往一万多年后被中国人称之为日本的那片狭长的地域。

 柳江人洞:居所还是“墓地”?

历史长河流淌到公元20071018日,我们首先探索的不是阿德的故事,而是他的更古老的祖先——柳江人。

可惜在现场,我们看到的是被水泥墙封闭的洞口。据说是因为此处因无人看管屡遭破坏,柳江县考古部门无奈一封了事。

蒋远金介绍,该洞穴原名通天岩,主洞长127,宽3-5,是个巨大的喀斯特洞穴,洞顶有天窗与洞外相通。1958年后,相继在此洞发现一个完整的头骨(缺下颌骨),两段股骨,以及髋骨、骶骨和椎骨。这此遗骨可能都属于同一个中年男性。据推测,该男性40岁左右,生活在三到五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与人类化石伴出的有大熊猫、箭猪、中国犀、剑齿象、巨猿、牛、鹿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的化石。

这个40多岁的男人会是谁?是个孤独的猎人,那些动物是他的猎物?还是他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不幸从洞穴天窗跌下或被山洪卷入,埋葬于此?

蒋远金认为,“柳江人洞”并非柳江人的居住遗址,而是一个化石埋藏点,且柳江人可能是白莲洞遗址早期文化的创造者。其理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史前人类对他们的居住地点是有选择性的:近水、洞口背寒风、洞厅宽敞明亮。“柳江人洞”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而据洞穴堆积物形成期间堆积环境的几次重大变化,柳江人或其遗骸,从野外被当时夹有角砾和泥沙的迅猛山洪从洞穴天窗处冲入洞内是有可能的。

“柳江人洞”所在地,附近地貌是半山地半丘陵,从出土动物群化石推测,这里也许曾经是丛林,是原古动物的乐土。

日本港川人:迁徙的“柳江人”?

在“柳江人”发现后不久,1968年,日本人在本土发现了与“柳江人”生理特征很相似的冲绳港川人。

港川人的生活时代距今大约两万年左右。日本东京大学人类学教授植原和郎在《日本人起源于中国柳江?》一文中说:“直到目前为止,在日本所发现的人骨化石形态都是矮个子,类似于中国‘柳江人’,特别是港川人简直跟‘柳江人’像极了。”在日本大贩沿岸丘陵地带的大贩层动物群中,日本考古还发现了更新世早期中国华南柳城动物群。

我国学者周国兴把港川人与柳江人、大龙潭人(柳江人的直系后代)作了比对,认为三者有以下相同点:眉间厚硕、阔鼻型、后枕部有“发髻状”隆凸、个子低矮外(1.6左右),但也有的仅为大龙潭人与港川人所特有,如总面角为突颌型、额骨矢状隆突等。这些特征都说明了三者可能存在亲缘关系。

被发现的三名港川人中的男子,也许就是我们文章开头的主人公——柳江人阿德。

柳江人阿德及族人都没想到,他们的脚步从此迈进了日本的史前史。

中国与日本远隔重洋?阿德是怎么到达日本的呢?   

我国著名史前考古学家斐文中在详尽研究了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古交通的历史后指出,东亚大陆与日本列岛的第四纪诸动物群具有共性,中国华北地区与日本关东以西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日中之间古代通途除“北路”外,尚存一条“南路”。

蒋远金推测,这条“南路”可能就是通过台湾海峡、琉球群岛等岛屿变成的陆桥直通日本本土。在至今2200015000年左右的末冰期极盛阶段,由于全球普遍降温,海平面处于今日海平面以下约120140,日本中国之间一些海峡消失,形成了陆桥,柳江人阿德和他的族人便是通过这些陆桥进入了日本。

白莲洞一家:迁徙与留守各成一族?

如果“柳江人”真是白莲洞遗址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早期户主,那么死在通天岩中的那名中年男子有可能真是一名猎人,或许还是个父亲。他不幸在出门打猎时,遭遇山洪。这个可怜的父亲也许正在追逐一只已经被他打伤的鹿,却连鹿一起被山洪从通天岩的天窗冲落洞中。而他的儿女们此刻正嗷嗷待哺。

白莲洞文化遗址位于柳州市南郊12公里处的白面山南麓,跟柳江人洞距离不到3公里,是旧石器晚期—新时期早中期的文化遗址,距今3万—7000年。遗址为一岩厦式洞穴,因有一块状似莲花蓓蕾的巨大钟乳石而得名。从洞穴的朝向、位置等条件来看,它显得更适合古人类居住。洞内分外厅和后部长穴道两部分。外厅宽敞、明亮,穴道屈曲,后部开阔。

1956年,裴文中、贾兰坡两位教授穿过白莲洞黑暗的洞穴,一路追寻着暗河中盲鱼的踪迹,在无数蝙蝠的鸣叫、飞舞中打开了又一扇让世界瞩目的人类史大门。在白莲洞古人类遗址,他们共发掘出石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枚、动物骨骼化石3500多件、人类用火遗迹2处。

51年后,我们再打开这扇门时,没有了蝙蝠的飞舞,但仍感受到远古的气息穿越温暖秋阳扑面而来。插满各处的标签,告示我们这里曾被人细细挖掘过。但我们还是在洞中的泥土里找到了一块估计是白莲洞人从别处寻来做工具的原料石。它外表纯黑入手坚硬,边缘锋利。我们能想象这样的工具用来给猎物开肠破肚时的犀利。

蒋远金说,在各堆积物中还发掘到了数量可观的石器、石制装饰和少量的原始砂陶片及丰富的古人类用火遗迹,反映了白莲洞文化遗址包含着旧石器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连续层位。

据考古发现,这3万年里,“白莲洞一家子”前期吃的是剑齿象肉、螺蛳,后期则是小型动物肉及谷物。

而阿德和他的族人的祖先是否曾经以白莲洞为家?从动物化石来看,后期动物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可能推测,白莲洞的原古居民一些人最后迫于生存,跟随动物群迁徙到了日本是有可能性的。

而迁徙的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另谋出路,肉类不足,以植物种籽补充,开始种植谷物,慢慢从猎人变成了农民,成为了本地土著居民——壮族的祖先。

拔牙习俗:巧合还是传承?

随着时间的流逝,迁徙到日本的阿德的后代们已经渐渐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从何处来。但随着柳江人的破土而出和日本的一系列考古发现。除了外形特征上的相似,一些相同习俗再次将“柳江人”与日本人紧密结合起来。  

白莲洞文化遗址除了2枚人牙化石,并没有发现其他人骨化石。但这2枚人牙化石却让人联想起了日本港川人盛行的人工拔牙风俗,尽管两者并无证据证明有何关联。

蒋远金说,港川人的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日本列岛绳纹时代中期(距今约4000-5000年前)。巧的是,在新石器时代,华南地区所发现的人头骨证明也存在拔牙习俗。而在我国古代,古越族及傣、俚、乌浒和高山、壮、黎等民族都盛行拔牙习俗。近现代广西的壮族还残存类似的风俗。

可见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因此,这种风俗的传播也显示出华南人类与日本古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题外话:探索永无止境

傍晚时分,我们驱车回城,渐渐远离了那些荒凉和倍受冷落的祖先之地。城里的人有多少人偶尔会想起他们?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黄晓平说,一样的西服领带、一样的发型、一样的都市生活习惯、一样的快餐(肯德基)、一样的学着人家说英语,没有民族服装,不会讲本民族的话,不懂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现代的我们似乎离世界大同越来越近,却离自己的祖先越来越远了。

没有始祖,何来民族,没有民族,我们便如无根之草。

1994年“中日古人类与史前文化渊源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柳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越南、韩国、美国等地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古人类的渊源关系。其中日本人就来了几十位专家学者,可见其重视程度。如今日本人的寻根热还在继续、韩国人在努力保存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曾经的热闹如今归于沉寂,我们柳州空留一个荒芜的“柳江人洞”、倍受冷落的“白莲洞”和蛛网尘封的龙潭人遗址。

借此次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契机,将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遗存展现。这是蒋远金他们的愿望。我们晚报的也将跟随他们的脚步,给读者展现他们的发现,探索未知之迷。(赵伟翔 陈煜

相关阅读:

  1. 1失散14年 一家人在柳相见
  2. 2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在三江举行
  3. 3气温偏高 降水偏多,2024年我市春季气候预测出炉
  4. 4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公布 “柳州饭店”品牌和“都乐”品牌入选
  5. 5渡船“水上漂” 满载思乡情——关注“村运”“最后一公里”的别样年味
  6. 62023年度县区(新区)党委(党工委)书记和市直有关党工委(党委、党组)书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责述廉评议会召开
  7. 7跨越三千多公里来柳嗍粉看柳产车 来自“尔滨”的38名高中生开始柳州研学之旅
  8. 8一次性节日补助即将发放
  9. 9柳州工程机械出口破60亿元大关 出口量减两成 货值却增长近三成
  10. 10志愿服务迎新春 文明实践暖民心